当前位置:川藏线包车旅游网母婴孕妇血清筛检唐氏症的临床意义
孕妇血清筛检唐氏症的临床意义
2022-09-08

孕妇血清筛检唐氏症的临床意义

根据统计,大约有3~5%的新生儿,在出生时有某些方面的缺陷,其中有1/150是因为染色体的问题引起的(Jorde,1995)。长久以来,在妇产科领域中,最复杂,也最具冲击性的课题也就是基因遗传方面的问题,而如何找出一个良好、有效的筛检方式进而确立诊断,对胎儿及孕妇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在产科针对胎儿染色体的检查工具有绒毛膜穿刺、羊膜穿刺、脐血穿刺采样、经阴道绒毛膜腔冲洗、或是目前针对试管婴儿所做的胚胎着床前诊断

(Preimplantationdiagnosis)等等。这些工具或多或少都有危险性、技术以及成本上的考虑,因此,如何提供一个好的筛检工具就更形重要了!利用血清来筛检唐氏症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在门诊工作时,准妈妈们对于靠抽血检查唐氏症仍存有许多疑问,甚至以为只要检查结果正常,就不可能生下唐氏症的宝宝,在这里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作一个探讨。

唐氏症的发生率在20岁的妇女是1/1200,而在40岁的妇女则是1/70,平均说来,每680例活产儿就有一个是唐氏症的宝宝,这些小孩子的平均存活年龄是20岁,平均智商只有50~60,且有许许多多的并发症,耗费的社会、家庭成本已无庸赘述,虽然高龄产妇发生的机率较高,但是因为年轻孕妇占大多数(在台湾占95%),所以约有75~80%的唐氏儿是由年轻孕妇生下来的,如果只对高龄产妇作羊膜穿刺的话,也只能筛检出少部份的唐氏儿;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所有的孕妇都接受羊膜穿刺的话,也不符合成本效益,而且会增加并发症的产生,所以经由孕妇血清筛检,再针对高危险群进行羊膜穿刺的方式于焉产生。

在1984年以前,母亲的年龄是行羊膜穿刺唯一的标准,Merkatz等人在这一年发现怀有唐氏症孕妇血清中的AFP比正常孕妇低,以此方法找出3%~5%的孕妇行羊膜穿刺,再结合高龄孕妇的羊膜穿刺,约可筛检出45%的唐氏儿,1987到1988年,Chard等人又发现UnconjugatedE3在唐氏症孕妇的身上较正常值低25%~30%,配合此项检查可提高筛检的敏感度。同时,在1987年Bogard等人也报告人类绒毛性腺激素(HCG)在唐氏症者偏高,他们认为这是一个胎盘过度分泌的结果,所以事实上hPL,Progesterone,SP1等在唐氏症者也是升高的。自此之后,以这三项(AFP,uE3,HCG),或二项(AFP,HCG)作为筛检唐氏症的方式也就愈来愈普遍了

检验时用二种或三种生化标记来测定危险性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图一)是Jacob在1990年的论文中发表的数据,如果只用年龄及AFP的话,将有20%的孕妇必须接受羊膜穿刺才可达到60%的检出率,但是如果再加上HCG及uE3,则只有4.7%的人接受羊膜穿刺即可达到60%的检出率,至于筛检方法,在桃荣医讯中已有文章述及,简言之,是在妊振15~20周之间,抽孕妇的静脉血,分离出血清,测定其中AFP、HCG及uE3的浓度或只测定AFP及HCG的浓度。因为这些生化标记值的个人差异性很大,且随怀孕周数而变化,所以我们把这些数值换算成该怀孕周数相对的统计中位值的倍数(Multiplesofmedianvalue)简称MOM,再以这个中位值倍数的值对照统计图表,算出它相对可能生下唐氏症儿危险度的值,得到相对危险度之后,还要配合该孕妇年龄怀有唐氏症儿的危险度来计算,假如孕妇的年龄为32岁,其怀孕中期怀有唐氏症儿的危险度为1/563,把相对危险度2.2乘以1/563等于1/256,所以此孕妇怀有唐氏症儿的机率为1/256,若以35岁孕妇怀孕中期有唐氏症的机率1/270为标准来比较,此孕妇怀有唐氏症儿的机率偏高,为高危险群,亦即筛检阳性,应建议她接受羊膜穿刺。在双重或三重标记筛检时,是把二项或三项生化标记浓度的中位值倍数,个别对照得到个别的危险度,再用特殊的公式加成得到综合危险度,再把加成之后的危险度乘以该孕妇年龄的危险度才能判读,此外,若是用计算机程序计算时,软件中通常已加入特殊公式依孕妇体重校正生化标记浓度,使估计的危险度较准确。

(责任编辑:zxw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