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川藏线包车旅游网养生寒露后应对秋燥仅仅“多喝水”还不够
寒露后应对秋燥仅仅“多喝水”还不够
2022-05-28

寒露后应对秋燥仅仅“多喝水”还不够

10月8日正式进入寒露节气,空气也开始变得较为干燥起来。对于秋燥的认识,很多朋友应对的方法大都以补水和一般的食疗为主,但有的秋燥症状并不是多饮水或者简单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便能缓解的,一定要对“证”,才能有效预防。 误区一:到了秋天就一定会出现秋燥症状 秋燥虽然是自然现象,但为什么有些人觉得秋燥的感觉很明显,有的人却感觉不是很大呢?这主要与秋燥产生的三个客观条件有关系。第一,有的地方虽然到了寒露节气,但是雨水并不稀少,秋燥的感觉因此也不明显;第二,有的地方寒露节气之后雨水较少,秋燥程度比较强烈甚至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很多人的适应能力,因此大家对秋燥的感觉会比较明显;第三是有的人抵抗力较低,对秋燥比较敏感一些,因此同一地区的人对秋燥的感觉也不一样。 误区二:多饮水就能防秋燥 一直以来有多饮水以防秋燥的说法,但效果不一,这是为什么呢?燥邪有四个特点,对于秋燥耗损津液的这一证型,主要是因为“燥性干涸”这个特点引起的,这类人群一般多饮水能起到较好的滋阴润燥效果。但燥邪还有另外三个特点需要注意,一是燥邪最容易损伤肺脏,诱发呼吸系统疾患,比如大家经常听说的燥咳,这类咳嗽西医的治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中医按温燥与凉燥辨证用药,效果较好。温燥咳嗽一般发生在初秋,以咳嗽少痰、不易咯出、口干咽痛为特点,或伴身热、微寒、头痛等风热表证。中医常用具有疏风清热、润燥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凉燥咳嗽一般发生在深秋,主要是感受燥邪与风寒之邪,主要症状除了咳嗽少痰、咽干鼻燥表现外,往往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风寒表证。中医常用具有疏风散寒,润肺止咳的中药进行治疗。 误区三:初秋不会出现秋燥中的“凉燥”症状 也有读者朋友会提出疑问:初秋时,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凉燥咳嗽的症状呢?这往往与患者的体质有关,如阴虚体质的燥咳患者易患上温燥咳嗽,气虚、阳虚体质的患者易患上凉燥咳嗽,这时候不但要用中药常规方剂对证治疗,还需要服用秋冬膏方调理。 误区四:多敷面膜就能对抗秋燥 很多女性在秋季会感觉面部肌肤干燥,于是采用多敷面膜的办法来对抗秋燥,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面膜一般情况下是不适合天天用的,因为面膜里含有大量的精华成分,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限,过剩的营养吸收不了反而会堵塞毛孔,滋生粉刺、油脂粒等问题。 对于时下较流行的睡眠面膜,有的女性喜欢敷着过夜,这也是不可取的。因为皮肤长时间不能呼吸,新陈代谢受阻,也同样会带来粉刺和油脂粒等问题。秋燥的季节最好使用成分较温和的保湿面膜,次数不要太频繁,每周敷一两次,每次时间不能太长,约15-20分钟即可,不要等到整片面膜都干掉再拿下来,否则水分蒸发,根本起不到保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