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医学之:秋冬养阴,养生术语。系中医因时制宜养生原则之一。谓秋冬之时,万物敛藏,养生者宜顺时而养,须护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凡有损失阴精的情况皆应避免。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养阴中成药,可服用人参健脾丸、生脉饮、玉灵膏、黄精糖浆、复方蜂乳、雪哈参精等,上述各种中成药,可在秋冬季选择用,以消除燥热之邪对人体的侵袭,即使没有造成口干、舌燥之津伤者,也可少量服用。但因滋阴药多厚腻,故凡脾胃虚弱者,当先调理脾胃。
中医“秋冬养阴”,其基本原则是应滋润切忌耗散,常用补药如下:
玉竹:味甘,性平,有养阴润肺、益肾生津作用。玉竹还有强壮作用,但其力缓和,宜久服,可消除疲劳,强壮身体,抗衰防老。
天冬:味甘、苦,性寒,清肺降火、滋阴润燥。天冬单用就有效,天门冬膏即以鲜天冬捣汁熬膏,每服一汤勺,早晚空腹温酒下,久服有益气延年之功。
西洋参:西洋参味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功能为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西洋参主要作用有两点:
一是用于气阴虚所致的少气、口干、乏力,或肺阴虚所致的咽干、声音嘶哑、干咳等症;
二是用于阴虚发热的午后潮热,亦可用于高热病中气阴受损所致的气短乏力、口渴、脉无力等症。
西洋参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特别是秋天,更是以服用西洋参为好。
沙参:沙参有南、北之分,两者清养肺胃之功相同,常用于补益保健。如《神农本草经》载其“补中益气”;《名医别录》载其“安五脏,久服利人 ”。
沙参在使用时,一般是入水煎服,每次10-15克。芡实:芡实味甘、涩,性平,有健脾养胃、益肾固精的作用。中医养生学认为,芡实抗衰延年,最益脾肾。《神农本草经》说:“补中,……益精气,强志,令人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之所以提倡在秋天进食芡实,在于它可调整被炎夏所消耗的脾胃功能,脾胃充实以后,再吃较多的补品或难消化的补药,人体就能适应了。
按中医理论,阴虚的人最需要低温养生。因为阴虚的人怕热,常常表现为手心、足心、心口发热,低温养生可以使人体体温降低,阴经得以涵养,所以低温有助于养阴。
冬天要多吃养阴之品,包括水生植物如水稻、藕等;越冬植物如大白菜、萝卜;背阴处生的植物,如冬菇、蘑菇;冬季成熟的食物,如冬梨、冬枣。冬天要多喝井水、地下水养阴;吃体温偏低的动物如水鸭和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