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川藏线包车旅游网生活白玫瑰唱的什么意思,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析夏洛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白玫瑰唱的什么意思,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解析夏洛的红玫瑰与白玫瑰
2022-07-04

导言

《夏洛特烦恼》改编自“开心麻花”同名舞台剧,由开心麻花、新丽电影和腾讯视频联合出品,沈腾、马丽、尹正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影片讲述了夏洛在参加初恋秋雅的婚礼时与妻子马冬梅发生争执后醉倒马桶边,梦回学生时代与秋雅和马冬梅再次相遇后引发的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与现实相反的梦里他与秋雅结了婚,还成了众星捧月的大明星,名利双收,但最后发现自己并不快乐。梦醒了,夏洛意识到只有马冬梅才是自己最爱和最该珍惜的那个人,他从此寸步不离地跟在马冬梅身边……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写到: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影片中,秋雅和马冬梅就是夏洛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现实生活中,夏洛与白玫瑰马冬梅结婚了,时间久了就觉得马冬梅像衣服上沾的饭粒,一直粘在身上很厌烦,心心念念却是心中的红玫瑰秋雅。

一次梦境让夏洛可以重新选择人生,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现实中没有得到的红玫瑰秋雅结婚,原本以为自己会很快乐,可时间长了又觉得秋雅给不了马冬梅的体贴和温馨,马冬梅在梦里成为了他心头的白月光。

影片的最后,夏洛从梦中醒来,经历过“两次婚姻”的他终于明白,爱情和婚姻都需要好好经营,每一段感情都值得认真对待。

影片以主人公夏洛的感情线为主要脉络:结婚——厌倦婚姻——梦中重新选择——厌倦梦中婚姻——幡然醒悟确定心之所爱。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三者保持平衡,则人格发展正常;反之,则会出现人格问题。

要探究夏洛的人物变化历程首先得了解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学说。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该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西方人心理学的开始,为人类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我:个体出生以后就有,由人先天的本能和基本的欲望组成,是和肉体紧密相连的最原始的和与生俱来的需求,如人的基本需求:饿、渴、性等。遵循快乐原则,要求欲望的即时满足。

自我:由本我分化发展而产生,本我的各种需要如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立刻得到满足,他就必须迁就于现实的限制,并适应现实获得需求满足。是一种后天环境中生出的一种约束本我的意识。

超我:代表社会道德标准,处于人格的最高境界,遵循“至善原则”,是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教育而逐渐形成的。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会经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阶段的性格发展历程,影片中夏洛的烦恼起源也正是由于这三个“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所致。

影片体现了主人公夏洛在自我、本我、超我三者之间矛盾重重,矛盾的存在有效地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夏洛在三者间找到了平衡。接下来我将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从三个方面:对红玫瑰秋雅的本我需求、白玫瑰马冬梅的自我现实、幡然醒悟下的超我选择来具体剖析夏洛的心里变化历程。

一、对红玫瑰秋雅的本我需求

夏洛在高中时代一直暗恋校花秋雅但并未成功得到家人芳心,故夏洛成年后在感情方面始终存在初恋未果的遗憾。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发现:我们对那些“未完成事项”的记忆力,要比那些已完成和终止的事件强约两倍。“蔡格尼克效应”用在感情上,就解释了为什么对于初恋念念不忘,总感觉初恋是那么的完美无缺,根源就在于初恋的两个人并未最终走到一起。

夏洛对秋雅的不舍也正由于当时的未得到。带着这份未得到的感情记忆,在与马冬梅婚后的生活中一旦遭受挫折时,就会进一步放大这种美好,造成对现任的挑三拣四和对过去的恋恋不忘。

正因为对初恋的遗憾和难忘,才产生了夏洛梦境中的一系列故事。弗洛伊德说过:梦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梦境中所表达的愿望和潜意识欲望是相联系的,一般表现了那些现实中不被认可的潜意识动机。

现实中的夏洛一事无成,厌烦婚姻中的另一半。梦境很好地满足了夏洛潜意识的需求,在梦里夏洛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乐坛巨星,而且还如愿娶得昔日女神秋雅。这种人性最原始的欲望和压抑下的动机在夏洛的梦里得到了满足和实现。

梦境的一开始,就直白的刻画了这一幕爱的表达。梦里的夏洛在班里直接强吻秋雅,引来同学们一阵阵骚动和校长惊慌下的安抚,他终于在梦里做了现实中不敢做的事。

而后由于偶然的机会他得以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成为大家争先模仿的偶像,同时也受到了女神秋雅的青睐,他如愿和秋雅走到了一起。梦境一一满足了他内心长久的渴望。

二、对白玫瑰马冬梅的自我现实选择

在现实生活中马冬梅作为夏洛才貌平平的妻子,使得内心渴望激情的夏洛非常的不满。根据影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夏洛并非因为爱而选择和马冬梅在一起,而是由于种种现实环境所迫而与马冬梅结婚。

首先,从影片马冬梅的自述中可知,她和夏洛一样是单身家庭,而且都是由母亲一人抚养长大,在马冬梅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得知他们两家是邻居,从小关系就很好。相似的家庭背景使两个人更容易感同身受。

其次,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女神太美只能放弃。夏洛喜欢秋雅,对其展开过追求但是结果显而易见,是不可能成功的。作为班花的秋雅追求者众多,甚至于连官二代的袁华也钟情于她。

通过后来秋雅婚礼上所见到的她的另一半,是个又老又丑男人,可知秋雅是一个贪慕虚荣拜金的女子,这样的女子连成绩优秀且官二代出生的袁华都未看中,又怎么可能会投入一穷二白的夏洛的怀抱中,夏洛自身条件根本不具备竞争力。

再次,爱而不得不如被爱。女神爱而不得,而马冬梅又不停地追求夏洛,对夏洛来说退而求其次未尝不是当下最好的选择。在参加秋雅结婚宴的时候,马东梅的话可以一览无遗:“从毕业到现在你挣过一分钱吗?这么些年,你成天搁家躺着,四肢都快躺退化了。我白天出去给人拔罐,晚上出去蹬三轮。你可好,你随个份子把我发动机都随进去了……”

夏洛并没有一技之长甚至无法养活自己,全靠马冬梅起早贪黑地忙活养活他,当时婚姻的结合很大程度取决于夏洛自我屈服于现实而做的决定,有一个全心全意爱着自己并且甘愿付出的妻子,夏洛依然觉得不满意。

杨绛曾说:两情相悦的爱情,能让两人在婚姻生活中相处得更加舒服。夏洛之所以在婚姻中特烦恼,就因为他和马冬梅的结合并非两厢情愿,而是夏洛出于自我考虑的现实选择,是本我和自我的矛盾冲突造成了夏洛特别的烦恼。

三、幡然醒悟下的超我选择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超我是指道德良心和自我理想的部分。我国学者唐震在《接受与选择》中指出,超我是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超我是孤独的我,是博爱的我,是信仰中的我,是完善的我。

夏洛在梦中对自己的人生选择和态度上进行了重新定位,完成了整个人的蜕化。最后夏洛得到了重生。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可以被解释的,它是一种清醒状态下精神活动的延续。所有的梦都有其价值和意义。

梦可以满足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欲望,但却无法让人得到真正满足,因为它毕竟只是一场梦。夏洛的梦满足了他的遐想,让他重新对人生做出了选择,体会了重新来过的感觉。

梦里夏洛如愿娶了女神回家,却未得到幸福,最后发现秋雅竟然与人私通。梦里夏洛如愿并未和马冬梅结婚,却未感到幸福,马冬梅嫁给了大春,夏洛发现自己未珍惜的爱人竟然如此的贤惠和温暖。

夏洛最初的原始欲望在梦里得到了满足,却没有想象中的快乐。最后,梦境结束了,夏洛重新认识自己,他突然觉得马冬梅是如此的美好,时时刻刻都想缠着她,一刻都不愿意分离。

马冬梅苦追夏洛多年,终于苦尽甘来得到了夏洛爱的回应,她自然欢喜无比。夏洛将本我和自我彼此和谐,让理智和情感彼此和谐,重新开启了新生活的篇章。

四、现实意义: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影片中的夏洛,人到中年一事无成甚至于还靠着老婆养活,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借了豪车、名牌衣服,搭上一个发动机的钱随礼……但其实不过是同学眼里的小丑,事业没有成功,妻子也平庸俗气,家庭事业两头糟,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的炫耀之处,大家之间的欢笑娱乐不过是讥讽下的表面客套罢了。

他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就是有一个无条件爱自己的妻子——马冬梅。人性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当人的潜意识里认定对方的爱远胜于自己时,就会笃定自己再如何的过分对方也不会离开,所以肆无忌惮的咄咄逼人,曾经眼里满满的优点全变成了缺点和毛病,曾经要一生一世诺言在不断的争吵中灰飞烟灭。

婚姻需要双方用心经营,在“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信条里我们往往太注重本我需求,无限放大自我的感受(与现实妥协的部分),而忽略了爱的真谛——无怨无悔相互陪伴。

正如歌里所唱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藏的点点滴滴的欢笑,留到以后坐摇椅慢慢聊;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有那么一个人愿意无条件地陪你哭,陪你笑,陪你吃苦,陪你远走天涯……这就是人生中莫大的幸福。“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至尊宝的无可奈何令无数人动容……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结语

影片在刻画夏洛人物形象时,设置了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人物在冲突间挣扎和选择,设置的梦境正是人物内心世界真实的写照,让夏洛多了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并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很多人没有机会体会到失而复得的欣喜。许多感觉无关紧要的人和事在失去之后才发现无比珍贵,然而却无法再追回。希望大家都能把握现在,珍惜当下。